本报讯(记者闫庆玲)日前,全市21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实现带镇、带村全覆盖,我市建立起链主企业带乡镇、龙头企业带村的共同致富机制。这是我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千亿产业集群、百亿园区总体部署和全市打造“2+4”现代化产业集群工作要求,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有效落实各项任务,在农业领域取得的成果之一。
自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以来,我市认真落实“七大机制”,全力以赴抓招商、抓项目、抓园区、抓服务,各项任务有力有效落实。1至9月,全市“2+4”现代化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007.41亿元,同比增长20.1%。
抓统筹,推进机制发挥有力。我市坚持把打造“2+4”现代化产业集群作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抓手和“一号工程”,强化产业链整体设计,协同推进产业链做优做强做大。产业链链长牵头抓总,靠前指挥,系统布局,精心谋划部署产业链项目建设、产业链培育、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市级牵头部门扎实落实专班职责,解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原料供应、物料平衡、用工需求、水电接入等诉求90余项,全力通堵点、连断点、破难点。
把关键,项目建设提速加力。坚持“产业第一、项目为王”理念,按照“谋划一批、引进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思路,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高水平服务项目落地。1至8月,150项“2+4”产业集群新建、续建项目开复工率97%,投资完成率69.1%,大力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空白领域,精准招商、靶向补链,与龙佰集团、晶科能源、远景科技、上海悠纯牧业、北京大学时空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等企业和机构对接洽谈,天能共享储能、海林5万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20万吨乳制品加工、北斗时空融合编码中心等项目加快落地。
强阵地,园区支撑不断厚实。坚定不移打造园区“主阵地”,优化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推动要素向园区集聚、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群。深入推进“标准地”改革,探索推行“信用承诺制+标准地+帮办代办+信易贷”模式,累计出让“标准地”36宗、5591.16亩。 (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