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8 金昌日报社出版广告热线:0935-8219277订阅热线:0935-8219277






杨子忠: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记者 张诗雅 屈冰 李峰

“杨老师,我能用你的手机给我妈妈打个电话吗?”

“杨老师,你帮我看看这道题怎么做?”……

循着一声声的“杨老师”望去,一位穿着整齐、长相和蔼的中年男教师,被一群学生簇拥着,一起在楼道说说笑笑。他就是永昌第五中学七年级(12)班的班主任杨子忠。

无悔青春,扎根农村

1997年,19岁的杨子忠从金昌市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后在永昌县朱王堡中心小学、永昌县第三中学从事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朱王堡镇到县城需要半个小时车程,杨子忠每天和学生一起吃住,一起学习,一起打篮球。

“那时候我很年轻,能和学生玩到一起,我们还经常去野炊。”杨子忠回忆说,那段时光是他最难忘的。

在农村学校,杨子忠奉献了自己14年的青春。回顾农村的从教历程,似乎并无壮举,他只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工作着,用自己的坚守和执着默默耕耘。

2011年8月,杨子忠离开了从教14年的朱王堡镇,调入永昌县第五中学,至今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心系教育,潜心钻研

担任班主任26年来,杨子忠始终奉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条,求实、创新、严谨、扎实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以情育人、以情感人。

每学期他都会制定详细的德育方案,逐周、逐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等。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爱字当头。他说:“缺少了爱心的班主任工作显得苍白无力。因为爱是教育的源泉,爱是教育的核心。”

杨子忠不断钻研教学理论、方法,总结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经验,大胆尝试教法改革,努力探索课堂教学艺术。教学理念上,他认为“教学”应该为“学教”,即先引导学生“学”,然后才是教师适当地“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学工作中,他刻苦钻研,苦练基本功,提高教学技能,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尤其注重课堂效果,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增强学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求知,在合作研究中探索,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

爱生如子,以情育人

2019年9月,杨子忠在学校第一次见到了刚休学回来的陈国军。拄着单拐、戴着一副圆框眼镜,比起同龄人,脸上多了一丝沉重。

2年前,陈国军被确诊为恶性骨肿瘤。从此,一切都变样了。本应在学校和同学打闹嬉戏中度过的求学生活,变成了在医院和一次次化疗中度过的抗癌生活。

休学2年后陈国军在2019年第一学期插入了杨老师的班级——九年级(10)班。

“陈国军,你好!”

“杨老师,您好!”杨老师每天早晨迎接着陈国军,每天都温和地拍拍陈国军的肩膀。由于临近毕业,陈国军在班级里只待了29天,这样的话杨老师也重复了29天。

杨子忠还多次来到陈国军家里,关心慰问陈国军的生活。在学校杨子忠也经常找陈国军谈心,鼓励他勇敢面对生活,询问他课堂学习内容是否弄懂了,适时给予他学习上的帮助,通过耐心教育、谈心、辅导,陈国军脸上的微笑逐渐多了起来,学习劲头更大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杨子忠,正如那丝丝细雨,默默奉献,躬耕不辍,甘为人梯。在三尺讲台上,他用自己的青春年华,用自己的坚定执着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广阔的蓝天,赢得了师生的喜爱、同行的认可和社会的赞誉。

--> 2023-09-22 记者 张诗雅 屈冰 李峰 1 1 金昌日报 c138665.html 1 杨子忠: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