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倌儿”,是父亲的外号。这个外号已经跟随他三十多年了,我想还会有四十年、五十年,甚至更久。
从我记事起,羊就占据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记忆中的一部分。
儿时,父亲上山放羊,我会跟父亲一起去,父亲一边放羊一边摘野果子给我吃,我玩累了,就吵着父亲要骑在公羊的背上,父亲的胳膊就在我身后伸展,时刻准备接住坐不稳的我。我开心地在公羊背上吆喝着。走到村口,小伙伴们都羡慕地看着我,我坐在羊背上、昂起头,心里又开心又自豪。一旁的伯伯们打趣道:“呦,羊倌儿带着闺女去放羊了。”父亲总是笑着点点头。
小学离家有几里地,起初是母亲蹬着自行车载着我和弟弟上学,到了四年级,父亲卖了一头羊,给我和弟弟买了两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邻居们来我家看自行车,有人笑着对我说:“丫头,这样好的自行车,咱们村也只有你的羊倌儿爸爸才能买得起呢!”
那年中考,我的成绩比高中录取分数线少了10分,我同父亲商量去学一门手艺,早日出来工作。没想到一向宠爱我的父亲坚决不同意。最后父亲花了几千元的费用把我送进了高中。村里人都说:羊倌儿真是财大气粗哦!
一直以来,我也是这样认为的,直到有一次,父亲在午睡,我无意瞥见父亲的胳膊、脖子上已经起皮,十分好奇,凑近去看,伸手一点点地扯掉那些皮,一不小心,手重了,把父亲碰醒了。父亲说:“这样的皮不能扒掉,这是太阳晒的。”那时,我并不明白,太阳怎么能把皮晒成这样。长大后,我才知道,父亲说的有多么含蓄,炎热的夏天,他每天要在山上待六个小时,年复一年,皮肤被太阳灼伤。从红到黑,最后皮肤就像干裂的大地,出现裂痕。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读书也许不会让你得到太多,但长大后面临选择的机会可能会更多。”
如今,我和弟弟已经长大,父亲也已经老去。我打趣地问道:“羊倌儿什么时候退休呀?”父亲笑而不语,用黝黑的双臂甩了甩鞭子,带着他的那群羊上山了。
因为有了父亲,我们才有了一个温暖的家,我和弟弟才有了美好的前途。哦,我的辛苦的“羊倌儿”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