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蒲瑞华)假肢、助听器、矫形器……9月7日至8日,市残联与省辅具中心项目组深入永昌县、金川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辅助器具适配活动,得到残疾人的一致好评。
“以前配假肢得去西安,而且要花很多钱,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了,还是免费的,不仅十分便利,也减轻了经济负担。感谢政府和残联对我们残疾人的关心!”永昌县六坝镇六坝村村民赵万福激动地说。1978年,赵万福开始使用假肢,到现在已经有40多年。对于一个农村的四口之家,高昂的假肢费用是十分沉重的经济负担,他现在使用的假肢足底已经断裂,却仍然迟迟没有进行更换。现在免费适配假肢后,他就能出去打些零工补贴家用。
省辅具中心假肢技师为赵万福进行了测量与适配,在记录数据后发放了新的假肢。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本次辅具适配工作发放的各类残疾人辅助器具均是高质量的新款产品,以假肢为例,重量比以前更轻,但是承重与使用寿命却提高了数倍。
据了解,本次辅具项目适配和筛查取型工作共适配各类残疾人辅具103例、价值近84万元,其中:残疾儿童辅具30例、高品质助听器42例、假肢20例、矫形器9例、高靠背电动轮椅2台,可有效满足残疾人最迫切的需要,解决残疾人最实际的问题,减轻残疾人的经济负担,进一步夯实残疾人的脱贫基础。